为进一步倡导理性投资文化,切实维护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,中国证监会将每年5月15日设立为“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,在全国组织动员各方上下联动,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资者保护活动,让投资者保护理念深入人心。
在2024年“5·15 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”,环球印务将围绕“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,共筑资本市场健康发展”的主题,向投资者积极分享解读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新国九条),以提振投资者信心,助力市场平稳运行。
4月12日,中国政府网发布《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》(下称“《意见》”),全文共九大部分。
具体而言,一是总体要求;二是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;三是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;四是加大退市监管力度;五是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,推动行业回归本源、做优做强;六是加强交易监管,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;七是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;八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;九是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。
以下为对资本市场新“国九条”的逐条解读。
一、总体要求
解读:新“国九条”明确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原则,即坚持加强党的领导、践行金融为民的理念、全面加强监管、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并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题。新“国九条”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,锚定金融强国建设这一奋斗目标,分阶段提出了未来5年、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资本市场发展目标,从投资者保护、上市公司质量、行业机构发展、监管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等方面,勾画了一幅令人振奋、催人奋进的发展蓝图。
二、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
解读:“新‘国九条’强调了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,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,加大发行承销监管力度。从源头做起对拟上市公司各个环节查缺补漏,全面升级监管,从源头提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长期信心和获得感。
三、严格上市公司持续监管
解读:在强监管方面,构建全方位、立体化的资本市场监管体系,全面落实监管“长牙带刺”、有棱有角。上市公司监管要突出全链条监管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,围绕严把上市关、严格持续监管、加大退市监管力度这3个方面持续发力。机构监管要推动回归本源,做优做强,进一步压实“看门人”责任,引导证券期货基金等各类行业机构端正经营理念,提升合规水平、专业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。积极培育理性投资、价值投资、长期投资理念和健康的投资文化。交易监管要促进公平高效,规范各类主体和资金的交易行为,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,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秩序。
四、加大退市监管力度
解读:新增多种退市情形,明确过渡期安排。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,通过严格退市标准,加大对“僵尸空壳”和“害群之马”出清力度,削减“壳”资源价值;同时,拓宽多元退出渠道,加强退市公司投资者保护。进一步完善了2020年退市新规提出的交易类、财务类、规范类和重大违法类等四类强制退市标准,调整和新增了财务造假构成重大违法退市的情形,新增了3种公司治理和内控层面的规范类退市情形,完善了市值退市和财务类退市的指标体系。
五、加强证券基金机构监管,推动行业回归本源、做优做强
解读:证监会修订《关于加强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规定》,通过加强监管,发挥上市证券公司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。重点包括:督促公司端正经营理念,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,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等主责主业;发挥现代企业治理的有效性,强化内部制衡,完善人员管理,优化激励约束,加强对境内外子公司的管控;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和全员合规要求,强化风控指标信息披露;合理审慎开展融资,提高资金运用效率,提升投资者回报。
六、加强交易监管,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
解读:制定《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(试行)》。一是明确程序化交易的定义和总体要求。二是明确报告要求。三是明确交易监测和风险防控要求。四是加强信息系统管理。五是加强高频交易监管。六是明确监督管理安排。七是明确北向程序化交易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,纳入报告管理,执行交易监控标准。
七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,持续壮大长期投资力量
解读:证监会机构司司长申兵在4月1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,总体上看,资本市场的中长期资金总量仍然不足,配套机制还不够完善,“长钱长投”的政策环境没有完全形成。其中,公募基金作为资管行业权益投资的代表,权益类产品占比不高,市场引领力不足;保险资金、养老金股票投资,在绩效考核、投资运作等方面的制度环境还有不少可以优化的空间。
“针对这些问题,《意见》提出了明确的指引和要求,证监会正在会同相关主管部门,研究制定具体工作举措,加快形成合力,引导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规模,增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影响力,形成中长期投资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。”
八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,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
解读: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,资本市场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,必须紧抓注册制这一关键。但要让注册制真正落地生根,并非简单地调整发行制度,而是需要对市场和监管生态进行全面革新。从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中可以发现,一个完备的注册制需要两大外部条件和三大内部支柱。外部条件包括健全的法律法规环境和投资者保护机制;而内部支柱则涵盖事前公平的准入机制、事中完备的信息披露制度,以及事后严格的退市制度。特别是退市制度,它涉及退市标准的完善和退市流程的优化,是资本市场内部建设的核心,也是确保市场“优胜劣汰”的重要机制。
九、推动形成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合力
解读:新‘国九条’首先着眼针对违法违规的协同执法、联合打击,再提及从央地、部际出发协调服务实体经济的联动,同样体现了监管‘先规范,后发展’的思想。在监管队伍建设方面,证监会新任主席吴清近期做过相关表态。
3月6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梅地亚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记者会,吴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:“在队伍管理上,我们将刀刃向内,严抓严管,真正在政治上、专业上、作风上、廉洁上过得硬,打造一支监管铁军。”
节选自中国政府网、券商研报精选、牛市点线面等。